虽然现在瓶片市场存在一定的缺口,但是在建、拟建及计划建的项目较多,预计到2001年年底我国聚酯瓶片产能将达122万t/a,另外还有100余万t的产能将在2002年后陆续投产,但目前国内市场聚酯瓶片的年需求量估计不会超过120万t.因此,可以预见聚酯瓶片市场供过于求已为时不远,聚酯瓶片市场很快也会像纤用聚酯市场那样,重复着紧俏y扩增y平衡y过剩的局面。 尼龙6和尼龙66的用量最大,约占聚酰胺总消费量的90.2000年末,我国聚酰胺的产能和产量已分别达到52.64万t、36.79万t.2001年15月我国聚酰胺产量为16.35万t,同比增加了2.66万t,进口量为6.26万t,同比增长了0.82万t. 据专家统计,我国聚酰胺表观消费量与GDP的相关性较好,其相关系数为0.97左右,20012005年我国GDP增长按7计算,2005年后按6计算。预计到2005年我国聚酰胺表观需求量为69.6万t,2010年为96.1万t.据预测值计算20012010年我国聚酰胺表观需求量的年均增长率为6.9,因此,根据我国聚酰胺自给率的变化规律,将我国聚酰胺自给率定为86.5,利用表观需求量对我国聚酰胺产量和生产能力进行估算,则到2001年、2005年和2010年的聚酰胺产量必须分别达到43.6万t、60.5万t和82万t. 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在聚酰胺生产上水下切粒设备虽具有一定市场,但空间有限。聚酯技术发展近年来世界聚酯技术正向高速、高效、连续化、柔性化、大容量、短流程、节能降耗、多功能化和更大的经济规模发展,单系列生产能力由80年代的100t/d、200t/d提高到90年代的300t/d、400t/d、480t/d、600t/d.一般来说,大规模生产线均为连续生产工艺,半连续及间歇生产工艺则适合于中、小型多品种生产装置。 加入WTO将给我国聚酯工业带来机遇和挑战加入WTO后,我国聚酯企业为提高竞争能力将大量采用大容量、熔体直接纺工艺。目前,中国聚酯纤维只有20左右的差别化率,明显落后于40的世界水平,加入WTO后的5年中,我国聚酯纤维的差别化率将提高10左右。加入WTO,聚酯业将面临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挑战。 水下切粒设备的技术发展动态水下切粒设备一般是工作在高温、高压(指连续生产线上的铸带头)、腐蚀和有害的环境条件下,且都要求连续运转,只要切粒设备发生问题,就会出现整条生产线停车和排废,甚至造成人身和财产的巨大损失,有的企业停车或排废一天损失上百万元。因此,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是用户关注的首要问题。声明:本文为转载类文章,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QQ: 229085487),不便之处,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