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无环流控制方法变频器的关键问题之一是换流规律。在单变量控制原理下,交-交变频器的控制方式通常有有环流和逻辑无环流控制方式。有环流控制方式存在限制环流电抗器的缺陷;逻辑无环流控制方式需要逻辑闭锁、过零检测且有死区等缺陷。为此,提出了基于双变量控制原理的自然无环流控制方式。它通过控制脉冲宽度,实现无环流且无死区,克服了上述控制方式的不足。为三分频三分压时自然无环流控制方式的原理,中A、B、C表示三相输入电源,粗线表示晶闸管导通片段;AT、BT、CT表示三相同步余弦波;电压峰值为同步余弦波峰值1/3的余弦曲线,表示变频器三相输出电压U、V、W中U相对应的基准波。每个晶闸管的触发时刻就是同步余弦电压波等于基准电压波的瞬间,即同步余弦电压波与基准电压波的交点,类似于余弦交点法[5].自然无环流控制方法通过控制触发脉冲使之在电流可能达到零时刻之前消失,从而避免了系统产生环流。 建立变频调速系统评估体系为了评价输出波形的改造效果和提升机的运行质量,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变频调速提升机在线评估体系,为波形改造提供指导。通过检测和处理电压、电流信号等信息,实现以下主要功能:①在线确定各个工作状态下输出电源的谐波成分、对称度及功率因素等指标,判别此时控制方法和触发时刻的优劣,为在线调整提供依据;②通过电流的变化和冲击,评价变频调速的过渡过程。波形改造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下面重点讨论波形对称性改造的方法。 对称余弦法双变量控制原理和自然无环流控制方法给出了确定触发时刻和脉冲宽度的基本原则,但其计算结果不是一成不变的。从大量的实验结果来看,有时按上述计算方法得到的输出电压波形的对称性不够满意,谐波成分较大,特别是出现偶次谐波,十分不利于电动机的运行。因此,在上述基本原则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对称余弦法。其基本思想是把基准波正半周的90b到180b和同步余弦波的/交点0所得出的对应输出滤波后的波形作为基准比较波形,使其余部分输出滤波后的波形积分所得面积与基准比较波形积分所得面积相等,以此为基准来决定最终输出对应的触发时刻的前移或后移。 模糊控制在输出波形改造过程中,运用模糊控制策略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首先确定输出波形对称程度的误差及调整过程中的误差变化,并把它们转化成模糊量,再根据模糊算法,由控制规则计算出模糊控制量,最后进行模糊判决,得出确切的控制量,从而控制触发时刻改变的趋势和幅度[2]. 结语(1)双变量控制原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交-交变频器的相控理论体系,提供了更广泛、更灵活的控制方法。(2)自然无环流控制方法实现了无环流、无死区、无过零检测的变频器,简化了主回路和控制回路。同时扩大了变频调速系统的输出频率范围。声明:本文为转载类文章,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QQ: 229085487),不便之处,敬请谅解!